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
  • 山东手机报

  • 海报新闻

  • 大众网官方微信

  • 大众网官方微博

  • 抖音

  • 人民号

  • 全国党媒平台

  • 央视频

  • 百家号

  • 快手

  • 头条号

  • 哔哩哔哩

首页 >新闻 >社会新闻

海报时评|“砸玩具式”家访翻车,提醒家庭教育专家需自律

2024

/ 05/08
来源:

海报新闻

作者:

王红妮

手机查看

  海报新闻评论员 王红妮

  近日,社交媒体上“教育博主”赵菊英发布的几段家访视频,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。在这些视频中,赵菊英让男孩亲手砸碎自己心爱的高达模型、在男孩的房间内安装监控、让女孩将自己的玩具和漫画书都扔进垃圾桶,这些行为被网友质疑为“霸凌式教育”。

  赵菊英的做法,在许多人看来,是对孩子情感的一种粗暴伤害。对于孩子而言,他们心爱的物品往往承载着特殊的情感价值,而赵菊英却以如此极端的方式要求孩子舍弃,这无疑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伤害。此外,安装监控、限制孩子的兴趣爱好等做法,更是让人感到一种被束缚和被监视的压迫感。

  教育是一门科学,也是一门艺术。每个家庭、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的,因此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应该因人而异。或许,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,赵菊英式的做法可能是出于对于孩子的要求和期望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做法就是正确的。作为家庭教育专家,更应该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,用科学、合理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成长。

  赵菊英自称“资深家庭教育专家”,有“7岁精通四国语言”的儿子,并成功帮助数千万学生热爱学习。然而,这些光鲜的头衔和经历却遭到了网友的质疑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,应该深知教育的真谛,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,而不是通过“砸玩具”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影响孩子。

  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,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家庭教育专家的角色。当前,社交媒体上不乏自称专家的网红,他们围绕育儿、教育等热点话题进行解读,但解读的质量参差不齐。这次“砸玩具式”家访引发的争议,无疑给这些网络“专家们”敲响了警钟。

 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,更是心灵的成长。我们需要反思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探索更加科学、合理的教育方法。同时,对这些所谓的“家庭教育专家”也要加强监督和评估,确保他们的行为符合教育伦理和道德标准,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、和谐的成长环境。

责编:张静宁

审核:单蕴菁

责编:单蕴菁

相关推荐 换一换